site logo: www.epochtimes.com

青年自殺常態化 專家籲鼓勵求助

人氣: 54
【字號】    
   標籤: tags: , ,

【大紀元2024年05月07日訊】(大紀元記者賴玟茹台灣台北報導)台灣青少年自殺率,自2014年起逐年增加,特別是15至24歲族群,專家表示,調查顯示,近年青少年對自殺的認同度,從半數同意,增至八成都同意自殺,突顯年輕人自殺常態化的危機增加,建議此時也要將鼓勵青少年的求助行為。

自殺防治學會7日舉行新聞媒體連繫會議,就年輕人自殺率逐年增加的議題,邀請專家探討因應作為。

立委王育敏致詞時表示,自殺防治與新聞媒體有著密切關聯,若對於自殺細節能簡化報導,同時加註警語,或者能再降低自殺新聞的報導比例,這可能會更好,因為很多都是連動的,另在網路霸凌方面,也存在很大挑戰,如何依靠自律、遵守相關報導規範,甚至不要揭露個人隱私、肉搜等,避免助長網路霸凌發生等,國外也有案例是在網路遭受霸凌輕生,這些都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。

立委林月琴則說,在這個焦慮年代,充滿各式壓迫感,下一代更是這樣,網路上比較按讚數,生活中比較身材、課業,名牌包等,都會對帶來青少年帶來壓力,但難以訴說,假設身旁沒有資源、家長若忙於工作時,就無法顧及青少年的焦慮情感。

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張書森表示,年輕族群的自殺率增加,從2014年開始逐步增加,過去十年當中自殺率增加兩倍,也是需要特別關注的族群,據去年研究顯示,自殺率與網路使用率增加有關,即便無法推論為因果,但這的確是目前存在的挑戰。

張書森,據自殺防治中心調查,年輕族群是否同意自殺,其中在15至24歲族群,從2007年的半數同意,到2019年有近八成都同意自殺,這顯示可能有常態化自殺的行為,因此,也更需要鼓勵青少年的求助行為。

談到何種鼓勵語言最有效,張書森說,整體而言,以「勇敢求助並非弱者」及「如果您覺得痛苦,似乎沒有出路,您並不孤單,請撥打1925」,調查顯示,產生正面情緒效果近五成;反之較不建議使用帶來負面感受及降低求助意願的訊息,如「自殺不能解決問題」或「自殺會留給家人無比悲痛」等。◇【尊重生命,拒絕自殺】

責任編輯:鄭樺
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