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僕人怎得變身為太守?一介貧兒又怎成了皇帝親信呢?

作者:允嘉徽
他們的行止之善出於本心,猶如雲之出岫。(Shutterstock)
他們的行止之善出於本心,猶如雲之出岫。(Shutterstock)
font print 人氣: 226
【字號】    
   標籤: tags: , , ,

在《後漢書‧獨行列傳》中,記載了一些感人的人物事蹟,在亂世中,他們的精神、義行受到上天的嘉許,人生非常精彩。對我們當下的時代,當也有一些啟迪。本文講的是一個僕人和一個貧兒的人生故事。

僕人李善:忠義赤誠 積德改命

李善是一個卑微的家僕,他為何能得到皇上的青睞成為縣令,後來又升遷為太守呢?

李善,字次孫,是東漢南陽淯陽人,原本是同縣李元的家僕。在建武年間,疫病肆虐,李元一家相繼去世,只剩下一個剛出生幾週的孤兒李續和大量財產。諸奴婢們私下共謀,想要殺害孤兒李續,瓜分財產。李善對李家的不幸深感悲傷,但自身無力制止這些陰謀,於是偷偷帶著李續逃走,隱藏在山陽瑕丘一帶,親自哺育他,餵養他乳汁。李善甘願住在潮濕的地方,讓李續住在乾燥處,無微不至地照顧他。

續雖然是個孩子,但李善待他如同老主人,凡事總是跪拜請示後才去做。鄰里感動於李善的行為,紛紛效仿他的義行。李續長到十歲時,李善帶他回到原籍,重整家業。他向官吏告發那些奴婢;官府將他們全部捕殺。當時鍾離意是瑕丘的縣令,他上書推薦李善,褒獎他的義行光武帝下詔,任命李善和李續同為太子舍人。

顯宗時,李善被徵召入公府,因能夠處理複雜事務而屢次得到升遷,最終成為日南太守。從京師赴任途中,經過家鄉淯陽,李善特地去祭拜李元的墓。距離墓地一里時,他脫下朝服,拿著鋤頭除草。到達墓前,哀傷深慟,哭得很傷心。他親自燒火做飯,準備祭祀的食物。哭泣著祭拜說:「主人夫人,善在這裡。」他在墓地盡情表達哀思,數日後才離去。

李善到任後,為政仁愛、惠民,安撫當地的異族。後來他又被調任九江太守。

貧兒劉茂忠孝無畏 亂世清流

劉茂,字子衛,是東漢時代太原晉陽人。他年幼時父親去世,他成了孤子,獨自一人侍奉母親。家境貧困,他以勞力養家,孝行在鄉里受到傳頌。貧困的環境,沒能壓制劉茂精進的動能,他時時不忘學習,成年後的他以《禮》經之專長,教授了數百名學生。哀帝在位時,他被推薦為孝廉,幾次升遷,最後成為五原屬國。母親去世後,他辭去官職守喪。守喪期滿後,他被任命為沮陽縣令。當時適逢王莽篡位,劉茂辭官隱居在弘農山中教授學生。

建武二年,劉茂返回,成為郡門下的官吏。當時赤眉軍二十多萬人攻打郡縣,殺害長官和官吏。劉茂背負太守孫福翻牆藏在洞穴中,躲過一劫。當晚,他們逃到盂縣,白天躲藏,夜晚出來尋找糧食。經過一百多天,敵人撤退,他們才得以返回府中。

次年,朝廷下詔徵求義士,孫福推薦劉茂,說:「臣在赤眉攻擊時,吏民逃竄,臣被賊圍困,命懸一線,幸得劉茂救我出城,保住性命。茂與弟弟冒著命喪賊人刀下的危險,翻山越野送糧,保住了我和家人的性命,節義尤高,應當表彰擢升,以激勵義士。」

朝廷立即徵召劉茂為議郎,升遷為宗正丞,後來升任「侍中」[1] ,直到去世。「侍中」是得到皇上信任的人,可以往來殿內東廂奏事的皇上親信(參見《通典‧職官三‧宰相》)。

李善和劉茂他們的出身或卑賤或窮苦,然而他們卻都有著不泯沒於窮困卑下的高貴精神——發揚了忠孝節義的節操,天人共感,最終他們的善行也都得到了上天給予甜美的回報。

註釋

[1] 孟康注《漢書》曰:「大司馬、左右前後將軍、侍中、常侍、散騎、諸吏為中朝。丞相以下至六百石等為外朝。」

資料來源:《後漢書‧獨行列傳》

責任編輯:李梅#

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,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。
related article
  • 北伐曹魏,統一中國,這是諸葛亮在隆中為劉備分析天下形勢時,所提出的復興漢室的方略。
  • 江東子弟多才俊。他們雖生於溫柔水鄉、富庶之地,卻有一股任俠好義、身先士卒的武人氣概。在三國時期,開基之主攜猛將虎臣,共同在歷史上留下了一連串飽蘸血與火的響亮名字。一對凌氏父子,便赫然出現在這張東吳英雄榜中,留下了一段段慷慨悲壯的戰爭傳奇。
  • 中平元年(184年)的陽春時節,在一個桃花簌簌、漫天飛舞的園林中,三個一見如故的青年俊傑焚香結拜,共同許下「上報國家,下安黎庶」的誓願。從此,三兄弟征塵作伴,攜手打下一片天地。
  • 塞外的大草原上,散落著大大小小的蒙古部族。南宋紹興三十二年(1162年)的一天,居住在斡難河畔的「黃金家族」後裔——乞顏族落,迎來了一樁大喜事,首領也速該的長子降生了。這個嬰兒一出生就不平凡,手中握著一塊堅如紅石的血塊。
  • 黠鼠給了蘇軾什麼啟悟?(Shutterstock)
    少年蘇軾寫了一篇文章——《黠鼠》,紀錄了事情的始末,抒發自己的感悟。《黠鼠》的意趣濃厚,寓意深遠,誰能想像這是出自一個十一歲孩童之手呢?
  • 君子、小人之別不是絕對的。君子與人為善,包括對小人在內,不能嫉惡如仇。19世紀美國總統林肯在第二次就職演說中講「對任何人都不懷惡意,對所有人都心懷慈悲( With malice toward none,with charity for all.)」,這應該也是我們理解本章的題中之義吧。
  • 君子為什麼能「溫故而知新」和「不器」呢?是因為君子「志於道」。本篇是講「為政」的,君子「溫故而知新」和「不器」是重要的但還不夠,所以本章強調了第三點——「先行其言而後從之」,這樣為政更能令人信服、政令暢通。
  • 夏至是節氣的重要標誌,對我們的生活具有重要意含:夏至是一年節氣的中點(從冬至算起),夏天的中點,也是盛暑之至,陽氣之極。還有「古人不賀夏至」,這是為什麼呢?展現什麼中華文化哲學,給我們的當下生活什麼啟示呢?
  • 「器」字大抵是指器量、器具、才德。孔子讚美子貢為「瑚璉之器」,以宗廟裡用來盛黍稷的貴重禮器為喻,稱許其堪為大用之才。那麼「君子不器」又是何等高遠境界?
  • 話說,曹寅履職的南京,那是十三朝古都,匯聚天下人文精華的故地金陵,更是前朝大明的留都,是前朝風流客、東林黨人的雲集之地。而讀書人讀聖賢書,所持有的固執觀念,自然是漢人天下,漢家血脈主宰神州。
評論